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1980年廣東在合資的深圳光明農場引進 畜牧設備公司的8條現代化萬頭養豬生產線成套設備,該成套設備屬當時世界水平,機械化、自動化水平較高,一條萬頭生產線只需6名飼養員。它的引進讓我國畜牧機械界人士大開眼界,耳目一新。該成套設備主要有以下特點。
1)全封閉全空調豬舍。生產線的配種、妊娠、分娩和保育豬舍都是采用全封閉全空調,豬舍主體采用的鋁合金材料,四周有良好的隔熱保溫結構,保溫降溫和空氣調節設備主要有電熱水地板保暖系統、濕簾降溫系統、排風降溫換氣裝置和自動卷簾裝置等。
2)適合不同豬群的各種全金屬圍欄(包括漏縫地板)主要有:母豬單體限位欄、公豬欄、分娩欄、保育欄、生長欄和育成欄,操作管理非常方便。母豬單體限位欄、公豬欄、分娩欄都是用鋁合金材料制作,不易腐蝕,。
3)自動飲水及自動送料系統。各棟豬舍都安裝了自動飲水和自動送料系統,豬只可隨時喝到新鮮干凈的水,飼料廠加工好的飼料,通過散裝飼料車運送到豬舍外的飼料塔,再通過攪龍由飼料塔送到各個食箱,供豬只采食。送料、喂料占豬場勞動量的50%左右,所以自動送料系統不僅可以讓豬只隨時吃到新鮮飼料,減少飼料的浪費和污染,對提高工作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4)自動沖洗和高壓清洗裝置。大部分圍欄內都采用半漏縫或全漏縫地板結構。豬糞尿通過地板縫隙落入糞溝,所有糞溝都安有自動沖洗裝置,以保持豬舍環境衛生。各棟豬舍配有高壓清洗機(壓力高達2.5MPa),,用水量少。此外,還有各種運輸車輛、檢測設備和生產工具。
除了這些的機電設備外,還引進了優良種豬、的飼養工藝和管理技術。生產實踐表明,這種現代化的養豬生產線具有很高的生產水平和效率。在 ,一個萬頭生產線僅需3名飼養員,人均年生產肉豬(0100kg從3000多頭,相當于我國的20倍。然而設備的高投入、高消耗也讓人敬畏。
一個萬頭豬場設備當時約100萬美元,每天用水量約300m3,給污水處理和環境保護帶來很大壓力,每條生產線裝機容量達100kW,每天用電約2000kW·h,平均生產每頭肉豬電費為60元(按每千瓦時1元計),增加了生產成本。
隨著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對環境控制認識的提高,投資少、效益高的環境控制設備將有較大的發展,主要有如下幾種。
1、通風降溫設備。主要用在長江以南地區的夏季,包括各種低壓大流量風機,噴霧降溫、滴水降溫和濕簾降溫設備。濕簾降溫投資少(350元/m),裝機容量小(0.07kW/m),運行費用低,其投資和裝機容量僅為氟里昂制冷機的25%和15%,是豬舍降溫的較好設備。
2、豬舍保溫設備。熱風爐具有投資少,操作簡單(不像高壓鍋爐需要專門的技工),運行費用低和效果好的優點,用于豬舍保溫比較適合。在電費比較便宜的地方,電熱風機也是一個很好的供熱設備。
3、分娩、保育舍局部保溫設備。如自動恒溫電熱板,燃氣、電熱遠紅外發熱器等。
4、手動和機動卷簾,特別是輕便帆布簾。具有投資少、效果好的特點。
除了上述設備外,還有許多新型設備,如刮糞機、豬場糞液污水處理系統采用的糞便固液分離機、豬糞翻堆機等。
縱上所述,采用SEW新工藝,合理的設計,建立立體防疫體系,配套合理的機電設備,提高環境控制和飼養管理水平,減少和避免 的發生,是豬場走出困境。提高經濟效益的根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