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豬場數據收集與管理分析
1、數據的收集
豬場可以設置專職數據管理員,負責制作各種生產數據報表,由管理員收集、整理和檢查所有的生產記錄。建立基于書面材料的電子數據庫,便于存儲和訪問。對養豬場養豬設備配置生產管理軟件,將生產記錄中的數據進行錄入,并對養豬場的生產性能、生產轉群、飼料消耗、獸醫防疫、采購和營銷進行綜合分析。通過這種方式,安排好豬場的日常工作計劃、育種和配種計劃,以提高養豬場的工作效率。
2、數據的利用
在收集了生產數據之后,如何充分利用這些數據,并發現隱藏在數據背后的問題。數據分析的主要方法如下:
與本場生產指標/標準比較。通過年度生產目標,將其分解為月度目標,對記錄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比較目標,找出差距,分析差距的原因。
同比、環比。與去年同期相比,并比較上個月的數據分析原因。
與國內產業和國際養豬水平發達國家的生產水平對比。
分析數據變化趨勢。在分析了問題并找出影響生產發展的關鍵問題后,我們將把放在導致這些問題的主要因素上,哪些問題是我們沒有做過的,哪些是我們沒有做好的,我們將按順序列出,并按優先順序排列。尋求解決方案,同時不斷優化解決方案,以較低成本獲得較大效益。
其二、當前我國發展生態養豬面臨的主要問題
當前我國養豬行業正處于轉型期,發展生態養豬也是養殖行業必經之路,這就需要我們對養殖行業不斷進行探索,清糞系統為生態養豬提供加堅強的技術支撐,保障科學化的管理,使養豬行業加標準化。
1、養豬業發展用地困難
當前,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增長,土地的利用越來越緊張。
生態養豬就意味著養殖戶需要退出現有的養殖地搬遷到新的養殖場內,并且生態養殖過程中處理動物的污水以及糞便等都需要使用土地。生態養豬對土地的需求,為其發展帶來較大的困難。
2、養豬業發展環保壓力大
生態養殖需要對動物產生的廢水、廢料等進行環保型的處理,這對于環保來講具有較大的壓力。雖然環保已經成為了我國社會文明發展進程中的主題,但是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加上環保方面的設備數量有限,設備的處理能力有限。很多地區由于經濟基礎較弱,其環保設備的應用上會存有較大的障礙,這也使得生態處理這些農業污染面臨較大的困難。經濟發展較差的地區實行生態養豬,面對較高的生產成本,嚴重阻礙了我國大力發展生態養豬的發展進程。
3、養豬生產資源緊缺導致成本升高
養豬需要大量的人力與物力,但是現在員工流動較大,這就使得農村在城鎮化的過程中有大量的勞動力發生了轉移。
大部分年輕人都會選擇去城外打工而不愿意留在農村養豬。
我國種豬品種復雜多樣,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在盲目地引人種豬,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種豬資源的浪費,加上種豬品種進化緩慢,種豬資源很難獲得較大的提升,所以這就使得我國種豬資源十分緊缺。加上我國對農業用地的要求比較嚴格,在養豬用地上受到較大的限制,因此養豬生產用地也十分緊缺,土地在流轉上存有較大的困難,并且土地流轉的成本比較高,這也就嚴重制約了養豬業的持續性發展。